新聞中心
news以人為本,堅持產品的人性化、服務的人性化、管理的人性化。
移動查房、遠程急救、遠程會診、機器人超聲、智能導診、智慧院區管理、AI 輔助診斷、VR病房探視……隨著5G的正式商用,越來越多的智慧醫療場景正在變為現實,5G醫療愈發呈現出強大的影響力和生命力。
日前,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等單位聯合發布《5G時代智慧醫療健康白皮書(2019年)》,白皮書顯示,當前,智慧醫療產業蓬勃發展,我國5G智慧醫療體系正在形成。
5G技術彌補醫療供需缺口
當前,全球智慧醫療市場規模快速增長。白皮書顯示,我國智慧醫療行業投資規模超700億元,預計2019年將達到880億元,2020年將突破千億元。
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,是我國醫療供需缺口的加劇。在需求側,人民群眾對于醫療健康的需求持續攀升,而在供給側,醫療資源緊缺的現象較嚴重,亟須通過技術來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,擴大醫療服務的供給。
在5G技術的支持下,醫療機構能夠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,在疾病診斷、監護和治療等方面為患者提供信息化、移動化和遠程化的服務,這將大大彌補現有醫療體系中的供需缺口。
智慧醫療體系正在形成
5G技術的加入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智慧醫療場景賦能。在醫學影像分析方面,機器可以更加快速處理海量醫學影像數據輔助醫生,對時延有較高要求的無線監護和遠程手術也在5G的支持下得以實現。
在國家政策、技術的共同驅動下,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智慧醫療體系正在形成。為促進5G醫療健康應用創新及產業發展,白皮書建議:
一,統籌5G醫療健康頂層設計,完善產業發展宏觀藍圖;加強統一規劃與監督保障,引導5G醫療行業創新應用健康良性發展。匯聚政府部門、研究機構、高校、企業和行業組織等多方參與,建立資源共享、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。
二,加強5G醫療健康技術研發,推動技術自主創新突破;聚焦5G關鍵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,研究5G醫療健康產業的整體系統架構和技術思路,加快協同創新體系建設,推動醫療健康與信息化協同發展。
三,加快5G醫療健康標準研制,實現行業規范快速發展;完善5G醫療健康系列標準的頂層規劃和體系設計。
四,推進醫療健康物聯網應用示范;鼓勵5G技術創新、業務創新和模式創新,積極培育新模式、新業態。